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国内汽车电子核心技术有望升级
作者: 陈建文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9年03月09日

日前,东风汽车公司宣布,将与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联合建立汽车电子实验室,为中国及出口市场联合开发应用于东风下一代汽车上的硅片、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

由于起步晚,经验和积累不够等原因,过去,我国汽车电子核心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一直较弱,不少企业选择了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载电子领域去开发产品。近年来,业内才开始注重整车控制系统等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飞思卡尔汽车电子部市场经理易生海表示,东风公司正在汽车电子核心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飞思卡尔将提供最新技术以帮助东风汽车搭建电子控制方面的核心平台。特别是在动力总成(发动机管理和变速器控制)、虚拟指针仪表盘、网关/联网等方面。“对于飞思卡尔来说,通过合作可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汽车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对于东风公司而言,可以大大提升自主品牌车身电子核心技术水平。”易生海说。

此前,东风公司已经在整车控制、混合动力控制、AMT及发动机控制等领域进行开发,特别是在基于飞思卡尔技术的电控单元(ECU)开发项目方面,已取得重大成果并投入量产。东风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双方合作的重点将放在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动力传输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的关键应用领域及车内信息娱乐和导航设备上。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院长黄佳腾表示:“飞思卡尔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具有出色的芯片集成、半导体制造技术和可靠的质量。东风与飞思卡尔联合成立汽车电子实验室,在产品开发端到汽车技术解决方案方面全面进行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东风的汽车电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有关专家介绍,汽车电子技术功能和平台越来越复杂,需要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商和汽车电子厂商同步开发与合作,彼此间步调一致。在国际上,几乎所有的汽车电子厂商和整车厂都有渊源,关系非常密切。我国几乎没有较大规模的汽车电子半导体厂商,而零部件配套供应商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技术能力上都与国际厂商有一定差距。本土汽车电子厂商本身实力较弱,即使是有一些出色的产品也只是集中在车载多媒体方面,对车身核心电子技术应用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与成熟的欧美汽车产业不同,我国整车或配套供应商的开发经验不足,需要国外汽车电子厂商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一家国际汽车电子厂商中国区汽车产品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欧洲,一个模块的开发周期为3年,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做标定和测试。这部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整车厂和零部件配套厂商合作。“我们可以把设计思路、软件和方案提供给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但他们要做最后的确认,包含软件和硬件确认,整车试验等。尤其是现场测试和标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位负责人说。

在汽车电子领域,大部分本土企业还是以车载电子为主。一位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从车载电子进入,技术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安全认证成本低。“在一些汽车电子核心技术领域,仅测试就需要几年时间,而且安全认证成本很高,本土厂商一般都耗不起。”该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认为,国外汽车电子厂商进入中国,虽然会有一些新技术,但是大多数都是从国外直接拿来,很多只是以生产为主,研发相对较少。他们建议,一些整车厂商在汽车电子方面应有比较大的投入,如在汽车电子的平台上,汽车厂商一定是这个平台的主导,至少会参与进来,以便掌握汽车电子核心技术。

一些整车企业意识到与汽车半导体厂商合作的重要性,注重核心技术研发,与国际汽车半导体企业合作,建立汽车实验室,联合开发整车控制等汽车电子核心技术产品。

去年4月,奇瑞与飞思卡尔合作,双方就在整车电子、动力传输、混合动力及车内娱乐电子等应用领域进行了合作开发。

易生海介绍,与整车企业合作,在产品开发方面,他们要做的是满足不同OEM厂商的需求。他说,与东风公司联合开发的项目,创新成果由合作双方共同拥有。

对于如何提高整车控制、动力系统等关键电子技术水平问题,易生海认为,中国OEM厂商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在现阶段,特别要专注汽车网络协议的建立和验证,以及动力总成控制单元(ECU/TCU)的平台建设。汽车电子供应商应该适应整车厂商的供应链管理。他表示,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的资源比较分散,需要整合,加强合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