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专家建议应优先建设充电桩
作者: 冯英杰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0年05月10日

电动汽车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车展上大放异彩,让整个电动汽车产业又一次兴奋起来。日前,北京市电力公司表示,为配合北京市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今年将在重点地区建设120处电动汽车充电桩。早在今年1月,国家电网就宣布,将在北京建设5~7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放眼全国,充电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大到上海、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小到襄樊、扬州、临沂等二三线城市,都宣布了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计划。

发展电动汽车,建设充换电设施是必要条件。目前,充换电设施主要分充电站、充电桩和换电站3种,由于充换电设施的技术标准尚未出台,各地选择建设哪种设施还不清晰。这三种充电设施各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选择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充电模式决定充电设施类型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类型实际是由充电模式决定的。“充电站通常主要提供快速充电服务,辅以用于慢速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则只能提供慢速充电;换电站只提供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服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室主任武斌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快充用时一般只需10~30分钟,这种模式不能把电池完全充满,只能为电池充电50%~80%,以满足继续行驶的需要。慢充至少需要3个小时,能够把电池完全充满。换电站则是为电动汽车用户更换充满电的电池准备的。

目前,国内已建成或在建的充换电设施主要是充电站和充电桩。在充电站中,一般配有多个快速充电插头和少数慢速充电桩。一些城市计划在住宅小区、停车场和超市等公共场所建设充电桩。

至于换电站,由于配套电池尚未实现通用,需要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和电力部门合作建设。众泰在去年底与普天海油签订合作协议,普天海油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部分城市建设换电站,为众泰电动汽车提供换电服务。

\

三种充换电设施各有优劣

三种充换电设施哪种更好,更适合我国国情呢?

深圳陆地方舟电动车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础瑞认为:“三种充换电设施各有优劣,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设施种类。”他指出,以快充模式为主的充电站具有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的优点。但快充模式必须使用较大的电流和电压,这对充电的技术方法和安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充电站比充电桩耗费的建设和管理成本高很多,规模应该与加油站相当。

不仅如此,由于目前车用电池技术尚不成熟,快充模式对于电池的损伤很大。武斌认为,快充模式相当于在极短时间内向电池强行“注入”电能,电池很容易不堪重负。“快充几次后,电池寿命会大大降低。消费者是在为降低了使用寿命的电池买单。”他说。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仅靠充电站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电动轿车充电。如果未来全国的电动轿车都依靠充电站进行充电,那么由此衍生的用地面积和管理成本非常惊人。因此,充电站更适合为数量较少的公共交通工具提供充电服务。

“充电桩占地面积很少,路边只要有1平方米的空地,就能建设一个充电桩,成本较低。很适合在城市中的超市、停车场、住宅小区等车辆密集停放的区域建设。”刘础瑞说。更重要的是,充电桩以慢充模式为主,需要的电流较小,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但这种模式的缺点同样明显,在车辆有紧急运行需求时,不能及时实现充电。

相比之下,换电站的建设难度更大。换电站通过直接更换电池来达到使电动汽车继续行驶的目的,对消费者来说,这种模式最为方便、快捷。同时,对更换下的电池可以利用低谷时段进行充电,能够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不过,由于电池组重量较大,更换电池的专业化要求较强,需专业人员借助专业设备来快速完成电池的更换和维护,因此成本较高。而且换电站对于场地的要求与充电站相似,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和维护换下来的电池,这又增加了成本。“换电站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没有标准化,尚不能大面积推广。”刘础瑞说。

目前适合建设充电桩

“综合三种充换电模式的优劣,目前我国更适宜建设充电桩。在电池标准确定后,可适当发展换电站。”刘础瑞认为。尽管充电速度较慢,但充电桩具有成本低、建设方便的巨大优势,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级阶段更符合市场需求。

“短期来看,充电站受制于技术、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建设速度不宜太快,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可以先行一步。”武斌同样看好充电桩的发展前景。但建设充电桩和充电站并不矛盾,在城市中心,以快充为主的充电站也是对充电模式的丰富,能够满足对充电速度有要求的消费者。“未来,充电桩和充电站将共同发展,充电桩的数量会多些”。据了解,日本东京目前有87个充电站,超市、住宅附近的充电桩随处可见。

至于换电站,专家普遍认为这个模式值得推广,但目前建设为时尚早。只有在电池实现标准化之后才能铺开。“在我国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发展的现阶段,换电模式的实现难度很大。”刘础瑞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