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子 > 正文
16家央企成立电动车产业联盟
作者: 杨丽娟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0年08月23日

央企电动车联盟的成立,使中国电动车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8月18日下午2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和其他相关部委领导、16家央企一把手一起,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会场,面对座无虚席的与会人员,李荣融带头鼓起了掌。

这一天,由16家央企组成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动车产业由各自为政、分散作战转入强强联合、协作发展的新阶段。

联盟缘起:央企应扛起电动车发展大旗

在成立大会上,李荣融谈到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的缘起。今年6月,李荣融赴国外考察电动车的发展情况,重点了解了德国、法国的电动车进展。德、法政府非常重视电动车产业,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也都非常积极。这进一步增强了国资委把央企组织起来搞电动车的信心。李荣融表示,发展电动车风险比较大,不过一旦成功,市场前景也非常可观。央企应该扛起发展大旗,走在前头。“国外的企业得知我们要成立联盟,纷纷要求报名参加。这充分说明,发展电动车不仅仅是中国的课题,更是全世界的课题。”李荣融说。

  \

联盟成立大会现场。前排左一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后排左二为工信部副部长苗圩。

据介绍,该产业联盟下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囊括了电动车从电池供应到充电站服务的整个产业链。16家央企发起单位分别被纳入三个委员会,整车及电驱动领域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电池领域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充电与服务领域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联盟使命:力求16家央企优势互补

李荣融指出,该产业联盟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央企资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式技术平台,统一产业技术标准,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促进我国电动车的应用普及与市场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电动车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他表示,新成立的电动车产业联盟具备四大优势,能够实现16家央企之间优势互补。一是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整车研发、设计、制造方面,一汽、东风、长安等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电动车已经下线运行;在电池研发制造方面,中海油力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航工业洛阳院等企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充电设施建设与服务方面,国家电网、中国普天等企业已经建成一批示范工程。二是在研发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并取得一定突破。三是央企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对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指导作用。四是国资委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央企业加快发展电动车产业,并做了相应安排。

在未来的合作模式上,李荣融表示,联盟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督促成员单位按照央企电动车发展规划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的接口和标准。联盟组织开发的共性技术将由联盟成员共享,一般的个性技术由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发展。

联盟起步:13亿元支持共性技术平台

据了解,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之前,相关工作已经开展。目前,联盟从各家央企抽调了2名员工在联盟秘书处工作。同时,国资委也从央企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中提取13亿元作为初始投资,主要用于支持电动车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

对于联盟下一阶段的工作,李荣融强调,要切实做到四点,第一,准确把握好定位;第二,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第三,高度重视市场开发;第四,打造开放的发展平台。

就“打造开放的发展平台”,李荣融作了具体阐述。他说,除了积极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搞好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外,联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可以进一步吸收国内外其他相关企业加入,扩大和提高联盟对我国电动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李荣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车的发展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做起来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推动。央企在联盟中扮演的是先行探险者的角色,以后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包括民营企业,因此,不会出现国进民退的局面。

据了解,目前,还有一批中央企业如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对参与联盟工作十分积极。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