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先进安全技术插手汽车“戒酒”
作者: 周应军 来源: 盖世汽车网 日期: 2009年09月18日

8月15日起,为期两个月的“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正在华夏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进。此次由公安部部署的 “严打”酒驾活动,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酒驾祸患的“清醒”认识。事实上,除了借助宣传教育、交管抽检等劝谕、惩罚等手段外,众多国内外汽车及相关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先进技术,以求彻底断绝酒后驾驶者的侥幸念头。

提到“美酒”,有中国茅台,也有俄罗斯伏特加、法国葡萄酒、德国啤酒……。酒后驾驶不仅是中国的“新问题”,也是国际“老大难”。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为了破解酒驾闯祸的难题,探索以技术手段来有效避免或禁止酒后驾驶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大多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实现量产的技术少之又少。分析当前实用度较高的禁止酒驾技术,大致可分为酒气检测和表征监测两大类。

酒气检测:原理简单 作弊手段多

“酒气熏天”常用于形容饮酒过度。同样,通过人口腔呼出气体中酒气的浓淡,可大致反映其饮酒多少。交通警察拿在手上让驾车人吹气的酒精测试仪,也正是采用了这种工作原理。借助酒精测试仪的酒气浓度传感器,让驾驶者开车前先对其吹口气,如果酒气浓度超标,禁止发动机启动。这也许是诞生最早的禁止酒后驾驶技术之一,虽然其手段直接、简单,但是,如何才能确定吹气的人就是将要驾车的人?如何界定吹进测试仪的气体是人的口气,还是从空矿泉水瓶中压出的空气呢?每次开车前,都要对吹气口吹气,是不是很麻烦啊?如果只有一个吹气口,卫生吗?等等之类涉及做假及不便的问题,阻碍了酒气检测型禁止酒后驾驶技术的应用推广。

2007年9月,沃尔沃公司宣布从2008年起,V70、XC70和S80车型可选装其自行生产的“酒精锁(Alco-Locks)”,使得沃尔沃成为首家推出“酒精锁”的汽车生产厂家。作为酒气检测型禁止酒后驾驶技术的成功案例,沃尔沃“酒精锁”也需要驾驶者发动汽车前向一个类似遥控器的小型气体检测装置吹气,以验明驾驶者是否饮酒。据沃尔沃介绍,该“酒精锁”快捷准确,可在10秒钟内显示检测结果。同时,“酒精锁”还包括特殊的传感装置,以避免驾驶者使用气泵等手段“作弊”。

除沃尔沃外,还有丰田等多家国际汽车制造商在积极研发酒气检测型禁止酒后驾驶技术。专家表示,该类型禁驾技术的原理已经成熟,但是迈过成本门槛非常不易。例如,选装沃尔沃“酒精锁”,需要车主另外支付高达数千元的选装费用。与大多数新生安全技术一样,禁止酒后驾驶技术的推广,也离不开强制法规的推进。事实上,只要市场逐步形成规模,产品成本就会下降,进而形成有利与新技术普及的良性循环。据悉,今年年初,美国一些州已经通过立法,要求因酒后驾车被罚的驾驶者一律在车内安装酒精浓度测试仪。

表征监测:技术复杂 发展前景好

从医学角度分析,人饮酒,尤其是大量喝酒后,会出现发热、出汗、心跳加速、目光迟钝等表现症状。通过对驾驶者表征的分析,也可大致辨别其饮酒程度,进而做出声光报警警示,甚至禁止发动机启动等。近日,日产推出了一款概念车便安装了类似的禁驾技术。据悉,该车的换挡手柄可检测驾驶者脉搏,当监测驾驶者具备酒后驾驶特征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发动机也不能启动。

近年来,我国在禁止酒驾技术的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去年,国内某高校师生成功研制出首套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据悉,该系统由汗液酒精测试分析仪、指纹识别仪、脉搏监测仪构成,发动机能否启动将参考汗液酒精测试的结果。驾驶安装该系统的车辆,需要驾驶者先将中指伸入密闭的采集器,20秒钟内分析出驾驶者手指汗液中酒精浓度是否超标,若超标,发动机将无法启动。驾驶者在接受检测的同时,仪器会进行指纹扫描,可防止未饮酒人替代检测或中途替换司机,让酒后驾驶者“无计可施”。另外,基于指纹识别,该系统还可增设防盗功能。

专家表示,表征监测型禁止酒后驾驶技术具有很高的智能化程度,判断准确率更高,而且还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诸如疲劳驾驶警示等实用功能,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奔驰新上市的全新一代E级车首次装配的驾驶员注意力支持系统(Driver Attention Support),可监测包括驾驶者坐姿及眼部视线等多项特征,并以此判断驾驶者是否属于疲劳驾驶。无疑,该系统也可对动作麻木、眼光呆滞的酒后驾驶者发出有益的声光警示。希腊科技研究和发展中心正在研制一种安全驾驶警示装置,其功能也是预防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的“二合一”。

编后:

酒驾祸患猛于虎

如果说,“酒驾祸患猛于虎”,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如今,老虎已是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而酒后驾车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却不绝于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因驾驶员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有25万余起,造成约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3亿元。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酒后驾驶导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还在呈上升趋势。

通过技术实现禁止酒驾,固然是“万全之策”,但是,再好的技术也要依靠驾驶者规范使用。要实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理想效果,也许通过“以安全驾驶为荣,以酒后驾驶为耻”的文化熏陶、驾驶者自身觉悟的提高,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