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京西重工自解海外收购如何融合
作者: 陈梓萱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0年07月05日

6月20日,上海,晚上9时。

“这段时间,我们的动作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京西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一很平静地说。对于很多人看来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他不以为 然。京西重工想给人们带来惊喜,方建一需要付出很多辛苦。他很忙,刚刚结束与北京房山区区长祁红的会谈,半个小时后,还要带领京西重工的团队向从北京赶过 来的首钢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汇报工作。首钢集团总公司是京西重工的最大股东。

6月21日,上午9时,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房山区区长祁红、京西重工董事长方建一,悉数在主席台上登场,这是所有参展企业中最为豪华的贵宾阵容。京西重工在 2009年3月,收购德尔福悬架及制动业务以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以“BWI”品牌标志正式亮相。此前2009年的11月2日,在美国底特律,京西重工有 限公司董事长方建一与美国德尔福公司签约,即便是如此重大的事件,京西重工也是一贯的低调。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参展行动,何以这样大动干戈?这实在是个有意 思的事情。

“一些平淡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我们太多的艰辛与努力。”方建一极力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保持着一贯儒雅平静的状态。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海 外收购大单、业务遍及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全球公司员工、收购资金90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8亿美元的战略目标、1400余项技术专利的 资源整合、80年的产品积淀与8个月的BWI品牌重生、201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达到1.6亿美元,这些真实的数字,是京西重工刚刚走过的历程。

\

【京西重工北京房山厂区投产仪式。从左至右依次为,首钢总公司总会计师、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一,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青海,北京市房山区区长祁红,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北京市经信委委员樊建。(图片由企业提供)】

赵子健,京西重工企业事务特别助理兼企业内外沟通事务全球总监,在前一天与人们的交谈中,这位有着海外工作经历的京西重工新闻发言人,经常提到与美国人的合作过程是一个有太多故事的过程。“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不断变换,碰撞之后是磨合”。

人们经常看不到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与艰难。从展览会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开始,京西重工也许已经走过了被外界质疑的阵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资深人士沈宁吾认为,京西重工需要这样做,太多业内人士在质疑他们,看着他们,期待他们,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大事。

“经过了文化差异的融合,我们短时间内解决了并购之后的管理问题,运行正常。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今年5月,我们完成‘BWI’的品牌切换 后,订单增加了,客户没有减少,我们达到了从优秀到优秀的目标。”方建一没用什么华丽的词语,“订单增加了,客户没有减少”的言辞,应该是回应包括股东以 及所有人的疑问,收购国际最优秀的零部件公司业务,京西重工是否可以延续优秀。

一切刚刚开始。

6天之后,6月27日,北京房山区。

京西重工房山厂区正式投产,京西重工又在其战略征途上迈出了一步。一个即将有800万支减振器生产规模,一期工程具有400万支生产能力,投资 3.6亿元人民币,拥有506名员工的第一家国内工厂应运而生。据熟悉京西重工的一位研究人士透露,此次京西重工一系列大手笔背后的推手,力量非常强大。

“我们拿什么回报北京人民?”首钢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终于走到台前来。

“时势造就我们的战略选择。首钢历经了搬迁,资本结构、产品结构升级,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我们就必须与机遇结合起来。”对于给京西重工很多支 持,朱继民认为,符合首钢产业转型的战略诉求。发展现代高端制造业,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让民族品牌跻身全球汽配高端市场,既是首 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决策,也为北京汽车工业完善升级,优化工业结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跟我们开过六次会议,给我们提要求,要跳出房地产、超越CBD。我们要为北京完成1000亿元的产值,我们把汽车零部件作为未来首钢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朱继民说。

多年前,汽车界的前辈曾经讲过,中国汽车的未来和希望是自主发展,而自主发展的基础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强大。从收购国际一流零部件企业的业务开 始,有北京市政府和首钢集团的强力助推,京西重工完成了“BWI”品牌切换,推出了包括磁流变减振器、真空助力制动器总成等在内,带有京西重工新标志 “BWI”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址建厂,京西重工已打下了起步的坚实基础。据京西重工的行政副总裁王中介绍,京西重工已经收到 了一部分来自宝马、保时捷、沃尔沃、比亚迪等整车企业的订单。

事实上,京西重工“BWI”仍有一些德尔福品牌的基因,而在完成文化融合、管理磨合、品牌切换之后,能否在技术品质、产品质量方面同样保持国际一流水平,才是京西重工要真正面对的难题。

事情是一步一步做成的,这是一个摸索过程,没有经验可循。京西重工将继续面临考验,也希望它可以给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更多成功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