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陆集团东京车展展示未来关键技术
作者: 未名 来源: 八秒跑车网 日期: 2011年12月01日

2011年12月1日,领先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国大陆集团宣布了公司在第42届东京汽车展(2011年12月3-11,东京)上紧扣本届车展主题——“汽车改变世界”——的重点展出内容。大陆集团底盘与安全系统部总裁兼执行董事会成员Ralf Cramer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东京汽车展并在这项日本汽车业盛事上展出我们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日本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期望与我们的日本客户开展进一步的战略合作。”Cramer博士还在大陆展台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考虑到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安全、环保、信息和经济适用车以及电动交通,我们的展出重点放在个人驾乘的技术未来之上。创新的驾驶员辅助和制动系统、汽车进入、联网概念、驱动技术、传感器只是大陆集团提供的部分创新产品。”

大陆集团日本区负责人Christoph Hagedorn强调说:“我们对个人驾乘的未来的贡献——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高度联网化和增强的舒适性——将以技术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主要特征。我们以汽车业大趋势为关注点参加本届东京汽车展,希望证明我们以广泛的产品系列和卓越的系统专业技术为应对这一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无论是内燃机、混合驱动、电动驱动还是燃料电池——我们都能向我们在日本及全球的日本客户提供适用于所有当前及未来个人驾乘形式的高质量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在展台的“安全”大趋势展区,大陆集团展出了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解决方案系列,旨在实现大陆集团雄心勃勃的“零事故”愿景。凭借在此领域100余年的专业经验,大陆集团不断改进驾乘安全。大陆集团利用立体摄像机开拓了一条环境图像采集的新路。因为这台立体摄像机有两只“眼睛”,与单摄像机不同的是,它可以测量可能的障碍物的距离和尺寸。以此可能产生新一代真正意义上有预见性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它们可以避免更多的事故或降低事故的严重性。这是大陆集团实现“零事故”愿景的重要里程碑。

大趋势“环保”主题展区中将展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新开发的燃油质量传感器可以为保护发动机和环境做出贡献。通过确定燃油的质量主要可以优化燃油的喷射。智能传感器将为发动机改型管理提供一个起点。通过将传感器模块集成进汽车和增强发动机控制器软件,通过对燃油质量变化进行补偿来优化发动机运行和保护子系统及发动机本身将成为可能。大陆集团正全力开发和生产节能高效的发动机系统来满足更严格排放规定的要求。

大趋势“信息”主题展区将主要展示汽车进入、网络连接和操作方案。例如将一个支持近距离通讯技术(NFC)的移动电话变成“虚拟钥匙”:这种钥匙不仅可以打开汽车门,或上车后起动发动机。大陆集团还设计了互联网服务,以便通过移动电话也可对汽车进行进一步的人性化和匹配,从收音机中最喜欢的节目到座椅位置,直至相应的环境照明。这尤其为那些与其他使用者分享同一辆车的驾驶员提供了更大的舒适性。这项功能正是对创新的机动性方案,例如汽车共享特别有意义,因为通过更多的人性化增加了对使用者的吸引力。

将在“经济适用车”主题展区中展示为所谓经济适用车这个强劲增长的汽车市场开发生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亚洲新兴市场开发和生产的产品,例如可升级的安全气囊控制器SPEED,发动机控制单元EASY-U和负责舒适性功能的基本功能控制器等是在此展出的重点。这些产品装备了最小化和市场专有的功能,这些功能都以最新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它们按照最大化原则,即“不折不扣的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和便于操纵”开发,而且按照客户和地区需求量身定做。

大陆集团为安全、高效能及舒适性的电动交通备有广泛的产品种类。除此之外,在蓄电池系统技术,电动驱动系统,再生制动器,防滑轮胎及车身电子方面,我们在全球拥有约1600名专家。2009 年至2013年间,公司所收到的近90项批量生产的订单来自全球17个汽车制造商,并包括生产电动及混合动力车的零部件。例如电机,功率电子,蓄电池技术产品,仪表,车载智能通讯系统,再生制动系统,传感器技术产品及为安全充电所用的各种部件。这些项目的约60%为电动车所用的各种部件及装置系统。这些产品大部分在欧洲研制并生产,有些订单则是在亚洲进行加工。

按照“汽车改变世界”的主题,大陆集团通过展示其针对日本市场以及个人环保驾乘的未来的全面产品和解决方案再次证明了其在汽车大趋势方面的领先地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