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事故频发折射客车主动安全短板
作者: 刘晶菁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2年09月03日

8月26日凌晨,一辆从呼和浩特开往西安的双层卧铺客车在包茂高速陕西延安安塞服务区附近与一辆运送甲醇的危险品运输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引发甲醇大量泄露,燃烧产生的大火使客车内36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

这起恶性交通事故,不仅让双层卧铺客车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同时令更多人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让长途客车这种运输方式变得安全可靠。

从央视等媒体报道的事故细节看,这辆肇事的客车是高速追尾撞上前方的甲醇罐车,前车泄漏的大量甲醇瞬间将客车变为一片火海。事故图片显示,客车车身嵌入前车2米左右,这说明客车司机基本没有或者根本没有采取减速措施。事故发生后从车站调度室调出的GPS记录显示,发生事故时,客车时速达到78公里且司机已经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剧烈碰撞和大火使乘客逃生的几率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客车的被动安全如何出色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有可能犯错,不管几率多小,错误一定会发生。

从管理制度看,针对司机的要求和约束已经非常详细,有关司机疲劳驾驶、卧铺客车夜间休息等规定都已三令五申。这次发生事故的车辆没有超载,也按规定安排了替换司机,但再严格的制度也不能避免执行上的漏洞和人为操作上的偏差。要尽量减少事故发生,仅关注被动安全和管理制度不够,必须从客车的主动安全入手,依靠技术手段弥补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运营水平。

处在客车安全技术领导地位的欧洲企业早已意识到,仅依靠车身结构和逃生措施等被动措施提升安全性远远不够。为了弥补人作为操作者的先天不足,在欧洲,一系列主动安全技术相继投入应用。2011年底在比利时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在欧洲主流客车企业展出的座位客车上都能看到一系列主动安全装备。这些装备不仅停留在展车上,而且迅速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客运车辆上普及。

如主动控制巡航和雷达防撞系统,客车可以根据车头的远距离雷达信号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实现自动跟车、主动减速,避免或减轻追尾事故。

车道保持系统,可根据前部的摄像头识别车道两侧的分道线,当车辆偏向车道边缘时,会对司机进行提醒。

ESP电子稳定系统,通过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和司机的意图判断车辆是否出现转向不足、转向过度或可能的侧翻,在山路、湿滑路面和紧急避让等情况下,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红外夜视摄像头,在夜间根据热量成像,提高司机对周围环境的辨识度,减少视觉盲区,避免由于视线差造成的各种突发状况。

此外,一些企业在大客车上还装有酒精锁、具有远程断油控制和警报功能的智能行车管理系统,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驾车、疲劳驾驶、不规范操作。

在延安发生的这起事故中,如果车辆配备了主动控制巡航或雷达防撞系统,也许是完全不同的结果。疲劳驾驶的司机在猛醒后,也会因此吃一堑长一智,从而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目前,国内一些客车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着手研究主动安全技术,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客车智能监控终端方面,苏州金龙、宇通、大金龙、金旅等主流客车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得到了很好地推广。

对于更先进的主动安全装备,国内却缺乏必要的市场推广环境,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成本。

国内乘坐长途客车的大部分是中低收入人士,支付能力有限,客运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运营成本,才能依靠较低的票价与铁路竞争。出于成本压力,客运企业在买车时关注的技术点基本集中在高可靠性、多载客、多节油上,对于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且昂贵的主动安全装备不感兴趣。客车企业在这方面也不得不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在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和普及方面缺乏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