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自动避撞技术炙手可热
作者: 宋凤珠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3年08月26日

当无人驾驶汽车还像一个人类构思未来交通的智慧载体时,其中的一些技术却迅即在用车上应用,成为诸多旗舰车型的技术亮点。最近几个月,一些标榜安全车的2014款新车纷纷把偏离车道警示、高度自适应性巡航、碰撞前自动制动等功能作为新卖点,自动避撞技术正成为国际汽车市场最新、最热的安全技术。
 
但随着市场的热炒,一些疑问也多了起来:这些技术到底能不能像汽车企业宣传的那样有用?自动控制技术真能超过人的反应能力吗?要获得可信的答案,恐怕尚需一些时日。因为对这类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不过,日前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都启动了自动避撞技术检测标准的研究。
 
避撞产品真伪难辨
在美国市场,目前有六七家汽车企业在新车型上采用了自动避撞技术。它们的名称五花八门,功能也略有差异,但大致都声称能够在车辆发生危急状况而驾驶员没有察觉或者没能采取正确操作时,自动实施制动,避免汽车碰撞的发生或减轻碰撞的损伤程度。
 
避撞或减缓碰撞程度的配置多为可选配置,与其他功能捆绑在一起,加装这些选配的价格从数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不等。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产品分类和检测标准,这些新技术的作用很难评判。
 
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试验场,美国媒体记者亲历了一个自动避撞检测。一辆装用避撞系统的车驶向障碍物。按照厂方的产品介绍,这辆装有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制动系统的汽车应该在撞到障碍物前停下。但在试验中,这辆车并没有在障碍物前停下,而是常速撞向障碍物,将障碍物撞得飞越过跑道。
 
一些汽车企业,如沃尔沃和斯巴鲁,希望证实自己的避撞技术“货真价实”。他们表示,期待建立一个权威的评级体系,给所有车辆一个统一标准下的评定。
 
沃尔沃美国公司安全系统经理亚当•科普斯特恩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向消费者说明沃尔沃自动避撞技术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销商做更多工作。沃尔沃鼓励经销商,在各自的停车场埋置一个电线杆,让选车者自己试验,以较低的速度驶向电线杆,看看汽车如何自己制动,确保车辆不会撞向电线杆。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数据表明,采用避撞技术的沃尔沃车型,比其未选配该装置的车型出险率下降了15%。
 

\

 
\
 
美国政府着手制定新标准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局长戴维•斯特里克兰称检测防撞配置的效果是一个“难破的坚果”。过去,检测涉及汽车碰撞安全性的基本方法是碰撞试验,通过测量车辆撞向障碍物时各个相关部件的损毁程度来评价相关技术的作用。但避撞技术显然不适合这样的检测方法,“如何证明它们在一个不曾发生的碰撞中所起的作用?”斯特里克兰问道。
 
从今年至2016年,NHTSA将投入2500万美元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跟踪记录实际发生的相关行驶事故,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对相关产品的效果进行比较、判断。最终,NHTSA将制定相关的标准,并考虑对汽车的避撞性能给予评定。按照NHTSA目前的思路,避撞性能指数可能纳入其NCAP星级评定体系中,对新车安全性能给予综合评定。
 
相关机构介入新标准研究
目前,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也加紧开展自动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研究,目的是设立一个标准,促使汽车企业提高产品安全性,同时也在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中给消费者一个真相。据称,该机构已经拟定了检测标准,但尚不能证实按照这个标准测得的高分车型就一定能够减少事故。该机构希望能够结合实际车辆的保险统计数据来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该协会避撞技术试验系统最重要的研究包括自动跟踪记录车辆的机器人、汽车自动驾驶程序、高度精确定位的专用跑道等。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研究中心负责人乔•诺兰坦言,要识别防撞技术是否起到效果,目前在试验技术研究上还面临很艰巨的任务。以往,碰撞试验进行过多轮的升级,从前撞到侧撞、翻滚,及至去年最新推出的小面积正撞,最终基本起到了预期的目的:帮助消费者识别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同时引导更合理的汽车安全性设计,如汽车吸能区的布置、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近年来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碰撞试验结果的影响。但所有这些结果的背后是大量的数据支撑。
 
为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提供试验设备的一家澳大利亚仪器公司CEO纽泽•盖伯尔说,目前,技术上的挑战是要使得试验具有较高的重现性。
 
另一个难题是如何与消费者沟通试验结果。要有可视化的试验结果。“当什么东西发生碰撞时,通常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避撞试验的情况是,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无法拍出能够看到的景象。”盖伯尔说。
 
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专家穆库尔•沃玛说,避撞技术的检测比人们想象的更复杂。因为既然避撞系统是针对驾驶员分心或操作不当状况的,更应当充分考虑车辆实际使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比如,如果驾驶员没有注意到系统发出的警示、或者系统发出的指令导致驾驶员采取了非正常操作,那么新技术可能会失效甚至带来更坏的结果。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