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汽车生态巨变正引发全方位“蝴蝶效应”
作者: 干晔 来源: 汽车电子应用 日期: 2017年10月17日

几年之间,汽车行业的变化何其巨大。几乎在一夜之间,创业公司的CEO们成为业内冉冉升起的明星。人工智能蓄势待发,即将成为每一个技术领域的基础科技。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链业者,全球汽车及其所处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汽车行业的变革正引发社会、城市生活更大范围的连锁变革,正如“蝴蝶效应”一般。
 

\
 
麦肯锡在近期的一份对汽车行业革命的预测中指出,到 2025 年,汽车和汽车产业都将变得不同,我们将迎来更加先进的材料、更高效的引擎、更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更人性化的车载软件。而这些变化与趋势所将影响的将远远不只限于汽车行业本身,而更可能是全方位的“蝴蝶效应”。
 
几年之间,汽车行业的变化何其巨大。几乎在一夜之间,创业公司的CEO们成为业内冉冉升起的明星。人工智能蓄势待发,即将成为每一个技术领域的基础科技。
 
而汽车制造商们正在探索这一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甚至去参加过去一度只面向电影和音乐行业的会议。消费者不再谈论车辆的马力,更多的关心着汽车所使用的系统和科技。投资人则在部分国家的汽车行业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最近的一个专业性论坛上,上海汽车集团战略部总监徐恒就明确表示,“未来汽车将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成为提供超越移动本身的内容和服务的载体。”信息科技超速发展所推动的万物互联,将使汽车由分离的信息“孤岛”汇聚成联通的信息“海洋。而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上汽集团的创新转型也在进行中,未来将力求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几乎所有主流的汽车制造商们都提出在自己的未来汽车行业战略转型框架,从制造商转型出行服务提供商,成为大家的共识。
 
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产业链业者,汽车的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的推进,将使汽车自由移动成为可能,从而深刻改变汽车的使用模式,其中汽车的移动共享模式将有望成为主流。同时,汽车的网联化,则使汽车无缝融入用户的数字化生活,并为整车企业带来全新的商业价值。
 
高盛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及其所处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汽车本身:汽车将会变得更加轻巧,搭配高效的引擎,使用更轻的材料,并搭载自动驾驶系统。
 
行业:汽车行业也会发生改变,一些科技公司、生产高科技零件的供应商将成为新玩家。
 
司机:司机对汽车的看法也将改变,他们将愿意共享私家车,并将其视为一个休闲娱乐、沟通的工具。这类型的司机将主要出现在新车主中(年轻人)。
 
不仅仅如此,汽车产业、交通出行的变革还将引发社会、城市生活更大范围的连锁变革,正如“蝴蝶效应”一般。比如,已有机构预测,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将有望降低房价。
 
圣迭戈房地产分析师加里·伦敦(Gary London)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GPS、雷达以及传感软件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限制停车需求空间来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加里·伦敦认为 ,如果停车位取消,那么建筑的成本可以降低20%至25%。这个假设前提是,如果圣迭戈人可以使用手机打车前往目的地,那么他们就不再需要拥有自己的汽车了。圣迭戈住房委员会9月份发布报告称,圣迭戈市新公寓的公共停车位成本是1万美元,私人地面停车位为3万美元,地下则是7万美元。更少停车位也意味着街道上的空间更大,同时为自行车和行人提供更多的空间。
 
此外,城市的道路、空间布局也将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的发展而同步变革,比如需要重新设计街道的上下车区域,以及添加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无人驾驶汽车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上路,但它并没有阻止某些大胆的预测。在由英特尔赞助的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6月份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而到2050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占所有汽车销量的近半比例。
 
在过去的两年中,整个行业都热议着正重塑汽车行业规则的四大趋势:自动驾驶、共享交通、网络连通,以及电气化。麦肯锡认为,过去的一两年,四个互相强化的趋势显示出加速的迹象,并指出,新技术正在解锁新的个人交通领域使用案例的可能性和能力,意味着个人交通领域在将来会有很大的改变。增长点将转移到新的、突破性商业模型上,同时,到2030年,共享交通和网络连通解决方案有望贡献高达25%的行业总收益。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jack)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