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捷豹I-PACE搭载大陆集团创新功率电子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8年10月23日

◆专为高端运动性能而设计的全新系统
◆捷豹新款电动车搭载的功率电子可处理高达650安培的电流
◆广泛的应用范围:设计用于捷豹和路虎品牌的全线电动车产品;路虎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率先启用新系统
◆技术重点:采用双面银烧结技术的微芯片
 
2018年10月23日。每当交通信号灯转换成绿灯时,电动汽车往往启动迅速。从静止状态起就可输出全额扭矩,让电动汽车具备了极其出色的起步加速性能,这也是电动汽车普遍具有的优势之一。在电动车大战中,新款捷豹I-PACE电动车异军突起,带来顶级性能体验。新车的电动动力总成可在高达650安培的电流下运行。为应对大额电流以及由此产生的极端负载变化,科技公司大陆集团为捷豹路虎开发出一套适用于运动型车辆的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整体动力总成性能。目前,路虎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搭载大陆集团功率电子系统,而在不久的将来,捷豹和路虎这两个英国顶级品牌的全线电动车产品都将采用这一创新解决方案。
 

\
 
功率电子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总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电机供电,同时控制能量回收过程。从功能上讲,它充当了高压电池和电机之间的接口。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但电机运行所需的却是三相交流电,因此功率电子必须先使用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再以规定的电流和频率为电机供电。正是电流和频率这两个电气参数控制着电机的运行。
 
在能量回收模式下,功率电子将电机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然后用直流电给电池充电。功率电子决定了电动动力总成能否发挥出全部潜能。换句话说,功率电子是通过提升扭矩在低速的表现和电机的瞬态响应速度让驾车员享受到最大驾驶乐趣的关键所在。
 
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群高压电子业务单元负责人Christopher Breitsameter表示:“功率电子在电动动力总成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其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我们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开发工作。如今,我们的第三代功率电子技术为所有功率级别的车型提供解决方案。在为捷豹I-PACE电动车和路虎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设计功率电子时,我们与捷豹路虎紧密合作,高度重视运动型驾驶需求,提供高性能产品,把目前系统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技术重点:采用双面银烧结技术的微芯片
功率电子必须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输出最大电流,例如从静止状态起步后立即开始全油门加速。开发团队面临的特殊挑战是,既要适应如此高的负载变化,又要满足车辆系统对长循环寿命和长使用寿命的预期要求。另一个研发目标是实现高功率尺寸比,将空间需求降至最低。如此优异的性能、长寿命和紧凑尺寸之所以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创新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电源模块,这是逆变器的关键部件。芯片两侧所使用的银烧结技术在使用寿命、可靠性和耐热性方面远远优越于传统的绑带技术,尤为适合高端车型应用。大陆集团是第一家将这种先进技术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公司。
 
项目经理Alexander Reich介绍说:“除双面银烧结技术之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是,芯片使用了特殊的铜衬底,即DCB衬底,以及专为大陆集团定制的功率半导体。为实现最大功率和性能,我们对功率电子的整体架构和所用材料都进行了优化。与捷豹路虎项目团队保持良好的合作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在此对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全新功率电子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同一系统可以用于完全不同类型的车辆。例如,路虎揽胜运动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捷豹I-PACE电动车的功率电子在硬件方面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软件不同。
 
大陆集团功率电子系统新创新
长期以来,大陆集团一直是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全套电动汽车轴驱动系统是其最新创新成果之一。这个高度集成、极具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将电机、变速箱、功率电子集成到一个模块中,在重量和效率上都优于同类产品,同时其所需的连接部件也要少得多,从而降低了成本。大陆集团计划于2019年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20千瓦和150千瓦的电动驱动系统。
 
动力总成事业群研发生产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创新和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帮助降低汽车油耗。其广泛产品涵盖汽油和柴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管理和变速箱控制等领域,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废气后处理技术、供油系统和部件,以及用于混合动力及电动驱动的部件与系统。动力总成事业群在全球员工超过40,490名,2017年实现创纪录销售收入约77亿欧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sara)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