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化路线图重新定义汽车出行方式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电子应用 日期: 2019年6月18日

随着5G、AI、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升级以及各式移动出行方案的提出,在未来,汽车肯定不只有“车”的身份属性,汽车与智能将深度结合,成为人、车、城市的重要载体,在驾车过程中带来高度便利性与使用感。
 
作为CES的亚洲分会场,近日,CES Asia在上海拉开了帷幕。与此前不同的是,汽车技术展区成了本届展览展示规模最大的展区,7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占据了整个场地的三分之一,主机厂、供应商以及科技企业同台亮相,汽车自动化、智能化、共享化,以及逐渐成熟的电动化的汽车新四化技术成为了汽车的核心发展方向。
 

\
 
随着5G、AI、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升级以及各式移动出行方案的提出,在未来,汽车肯定不只有“车”的身份属性,汽车将成为人、车、城市的重要载体。在2019年车市一再放缓的形势下,以创新科技引领汽车产业的变革刻不容缓。此次参展的汽车品牌中,既有奥迪、奔驰、本田和现代起亚这样的传统强势车企,也有包括爱驰、小鹏、威马这样的新创车企,还有百度、华为等重要的供应商。
 
自动驾驶成为主旋律
本届CES汽车领域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自动驾驶,目前自动驾驶一般分为L1至L5五个级别,在展会现场最多的就是集中在L2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在现实中可率先应用于如物流卡车、公交车等有着固定线路或时刻表的车辆上。这些车型一般不强调速度,但更注重通行效率,这正是自动驾驶汽车相比人工驾驶更有优势的方面。同时,架设自动驾驶所需的道路设备也更容易,整体安全性也将更高。
 
\
 
从B端运输服务入手是自动驾驶公司让技术得以更快商业化落地的路径选择,在嬴彻科技的展台上,汽车电子应用网了解到,嬴彻1号搭载了嬴彻自动驾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栈系统1.0,感知端采用异类多传感器融合,性能可满足高速的全场景工况和主要天气,能够支持多雾、多雨等复杂天气和路况,在控制上也达到厘米级的精准控制。
 
此外,嬴彻1号的卡车控制会在较大的转向系统延迟下完成对追踪误差的快速反应,并且在追踪误差校正过程中保持控制的平顺性,从而保证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软件系统使用自主研发的中间件Middleware,和传统通用中间件相比,具有延时低、系统开销小、扩展性更强,和代码效率高的特点。
 
现场的样车中,嬴彻1号在车身四周搭载了2个32线的Voledyne的激光雷达、7个大陆的毫米波雷达以及4个摄像头,同时还配备高精度的GPS,确保卡车99.99%的定位在10CM以内,同时又能360度无死角感知汽车周边情况。在车内,传统卡车司机忙乱的景象有望不再上演,这里特别布置了茶几茶具、冰箱等生活化元素,司机在条件允许下完全可以轻松一下。
 
大陆集团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平台--电动汽车CUbE,它无需人工驾驶并且没有方向盘和制动踏板,就可以掌握驾驶过程中整个感知-规划-行动的效果链,并可以在指定的区域内安全自主地行驶。目前,CUbE展示的各项成熟技术和性能,都已应用到不同的车型上。
 
汽车的无人驾驶必须建立在智能城市的基础上,仅靠单一汽车作为载体的自动驾驶是不现实的。所以大陆集团还在展馆内搭建起了一个小型智能城市的十字路口,其装备了大陆集团的智能信号灯、路测设备等科技产品,在各个智能设备的共同作用下,一辆CubE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大陆集团在无人驾驶和智能城市上给出的,是具备可执行性方案。
 
凭借传统导航地图起家的四维图新,也正在向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转型。目前,四维图新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导航地图、商用和乘用车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和芯片领域。
 
基于此,在本届亚洲CES上,四维图新围绕导航地图、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芯片五大核心业务模块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其中,在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领域,四维图新展示了基于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和芯片等核心业务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最新研发进展和能力,演示了L3、L4级自动驾驶的全新Demo、自动代客泊车、以及与中汽研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场景仿真解决方案。
 
\
 
“去年九月,四维图新与国家绘测局进行了联合测试,从北京到昆明全程5000多公里的路线,利用了我们的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以及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完成了测试。” 四维图新现场工作人员对汽车电子应用网举例说道。在汽车电子芯片技术方面,近日四维图新与航天机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围绕国产汽车电子芯片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中国汽车电子芯片领域发展。
 
智能化、个性化加持 用户体验不断升级
在展会现场,百度Apollo携手多款量产车型亮相,并对外展示了小度车载OS最新量产成果及商业化进程。作为面向量产的、完整的人工智能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小度车载OS是基于百度的AI能力和互联网生态打造出来的一套完整的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具备完整、多模、开放三大特点。面向前端市场,百度打造了语音、语义、多模交互、驾驶员监测及车载信息安全五大核心AI能力。
 
据了解,截止目前,搭载百度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品牌共计超过60余个,上市车型达到300余款,而达成合作意向并将在明后两年的上市车型总数将达到500余款以上。这其中的合作车型包括奔驰、宝马、福特等国际车企,及红旗、奇瑞、长城等国内品牌。除了合作车型之外,小度车载OS的生态合作伙伴也在持续快速增长中,包括中国联通、智能小程序、爱艺奇等在内,头部合作伙伴数量已达到300多家。
 
开放共享、加大创新、升级服务,是本田在此次CES上对外释放的信号,期间,本田宣布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同时,本田还展示了开放创新项目“Honda Xcelerator”在中国最新的成果,以及在电动化、共享化等领域合作创新的新进展。
 
其中,“区域声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车内声音的指向性控制。通过此技术,车内成员能够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获得不同的声音环境,即便在同一车辆中,也能实现更加专属的空间。“无介质空中全息成像技术”是全息AR技术与手势控制技术在车内空间的应用,可以实现人与车更加智能、互动的对话界面。
 
现场了解到,气味王国也参与进了“Honda Xcelerator China”开放创新项目,其数字气味技术,能够根据驾驶场景和用户需求,向车内释放不同气味,为驾驶者打造个性化的驾乘乐趣。
 
\
 
“在汽车体验方面,场景会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智能化以及自动驾驶的技术的发展而改变,香氛作为五感之一的嗅觉体验,未来会越来越成为刚需。”气味王国相关工作人员向汽车电子应用网表示,“目前气味王国针对汽车领域有前装与后装两条线的产品,前装模块支持车的通讯,可根据车的实际布局情况做调整;后装模块的落地场景在于共享出行领域,主要解决共享出行车内异味环境的问题,目前,气味王国已经与丰田旗下的共享出行项目达成合作,应用于市场。”
 
其他,此次合众U搭载了基于AI情感服务打造的小You智能机器人系统,能根据生物识别、智能语音,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能力与车主相互熟悉、彼此了解、人车共同 “进化”。起亚面向未来汽车生活打造了R.E.A.D. SYSTEM(实时情感识别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捕捉驾驶者的表情、心跳等生理信号,从而识别驾驶者的情感,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情感识别系统能够对驾驶员的状态一一进行识别。
 
新能源仍是大势所趋
在展会中,奔驰向外界展示了自己为了实现电气化未来的三种技术路线,分别是EQ BOOST(电气化内燃机技术)、EQ POWER(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和EQ(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其中,EQ BOOST技术通过搭载48伏智能电机,可有效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奔驰现有车型中。
 
在EQ POWER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上,奔驰还展示了全球首款搭载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系统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奔驰GLC F-CELL。这款车可以在混动、燃料电池、蓄电池、充电4种工作模式之间随心切换,其燃料电池续航达437公里,纯电动续航达49公里。在EQ技术上,奔驰也展示了EQ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奔驰EQC。根据介绍,这款纯电动SUV在标准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15公里。
 
相比奔驰,现代展示的技术路线则更为激进一些,展现了“氢”概念相关的生活方式和未来氢社会的愿景。其氢燃料电池车NEXO在充满燃料的情况下最长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NEXO利用氢燃料电池行驶的过程,可以净化99.9%的颗粒物、细粉尘和空气污染物,行驶一小时,可净化约26.9kg的空气。此外,NEXO还可以利用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水浇灌植物。同时NEXO还可以为其他新能源车辆甚至整栋房屋发电供电。据官方介绍,十万辆NEXO的发电量甚至可以媲美一个核电站。
 
总结
除了以上的科技进步结果外,事实上还有很多超乎想象的“黑科技”,比如日产战士的脑控车技术,利用大脑解码技术来预测驾驶员行为,能够将驾驶者的反应直接传达给车辆,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届亚洲消费电子展展示的汽车与服务技术涵盖面积非常广泛,未来在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汽车与智能将深度结合,相信未来这些科技在驾车过程中带来的高度便利性与使用感,将走到每个人的身边。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sara)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