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陈祖涛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 秦淑文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5月25日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的25岁华诞。25年前,为何要成立这样一个专业机构?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大国的今天,这个机构对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老领导陈祖涛。提起中汽中心,83岁高龄的陈老心情很不平静,他详细回顾了25年前创建这个机构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坚定地认为:“中国汽车要做强,不能没有这个机构。”

采取迂回战术艰难创建中汽中心

1981年,国家决定把汽车工业的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为此筹备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这一年,陈祖涛由二汽调到中汽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上任不久,他就意识到,当时的几大汽车企业碰到一些通用技术问题发生争执时,缺乏中立、公平、公正的发言机构。在筹备我国第一个汽车展览会(1983年举办)、创办《中国汽车报》(1984年创刊)、举办一系列扩大汽车行业影响力活动的同时,成立“一个不开发产品的、为全行业服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在饶斌、陈祖涛等领导同志的推动下积极地进行着。

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正式成立。据陈祖涛回忆,1983年,“(上文提到的综合研究机构)跑了一年也没批下来。他们说,各厂都有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这个机构就没必要了。他们认识不到这个机构的重要性。我于是绕了一个弯。科技部有我一个延安时期的同学,手里还有些权力;此外,当时的科委主任宋健是我苏联留学时的同学,他称我为学长。我们用科研机构的名义一操作,被批准了。”

有了批文,还得有人才行。陈祖涛从二汽和机械部第九设计院调来三位干将。有人了,办公地点设在什么地方呢?当时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户口进京很困难,因为这牵涉到粮票、油票、肉票和布票等一大套票证如何解决的问题。设在北京以外,又不能太远,于是,陈祖涛等老同志就把眼光放在了天津。

“1984年,中汽公司在天津开了一个微型汽车研讨会,决定把微型汽车——也就是后来的夏利——的制造基地放在这里。当时的市长李瑞环我认识,副市长李岚清又是从一汽出来的。我去找他们:‘微车项目放在你们这儿了,再给你们引进一批搞汽车的专家,你们要不要?’李瑞环回答:‘汽车行业的高级人才,要。你要多少名额?我给你700个指标够不够?’这让我大出意外,最后只用了300多个指标。”有了人和落脚的地方,钱从哪里来呢?“当时我是中汽公司的领导,每年给他们拨了一点,百八十万元。他们用几年时间建起了办公楼和职工宿舍。1985年5月25日,李岚清(当时任天津市副市长)、饶斌(当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李刚(当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和我参加了中汽中心的奠基仪式,填下了第一锹土。”

\

取消中汽中心,政府就少了一条腿

现在,中汽中心拥有近两千名职员,年产值达十几亿元,已今非昔比。据陈祖涛介绍,中汽中心的大部分收入是通过为行业提供服务赚来的。反过来,他们依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能力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服务。也许是觉得这个机构是块“肥肉”, “五六年前,有的企业集团想吃掉它,这非常不利于中心的发展,也不利于行业。”提起有人想吞掉中汽中心,陈老很不高兴,“政府对这个单位最好的支持就是不要把它并入到企业、集团中去。如果取消中汽中心,相关政府部门就少了一条腿,就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机构为政府和行业服务。”

陈祖涛认为,中国汽车什么时候能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与跨国汽车公司展开大规模竞争,什么时候才能算是做强了。“我认为,这还需要至少10到15年。要做强这么大一个产业,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中汽中心这样的机构去做,没有一个中立、客观、公正、公平的机构是不行的。”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国的汽车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政府提供数据和参考,中汽中心的贡献居功至伟。

美欧日的同类机构隶属于政府

据陈祖涛介绍,欧、美、日的汽车工业很发达,都有类似中汽中心这样的中立机构为政府及行业提供技术支撑,他们一般都从事政府委托或下达的汽车产品检测任务、开展车辆产品认证、为政府管理汽车行业提供帮助。例如:美国国家车辆与燃油排放实验室(NVFEL)、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法国机动车检测与认证公司(UTAC)、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MIRA)、日本汽车研究所(JARI)等等。这些检测机构均具有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地位,一般隶属于政府部门,如美国NVFEL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法国UTAC隶属于法国能源部,德国KBA隶属于联邦交通、建筑及住房部。他们的收入来源大多靠政府拨款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