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华菱车桥:提升品质的新亮点
作者: 刘尧英 来源: 华菱汽车报 日期: 2012年03月15日

华菱汽车车桥外购史在2007年划上句点,车桥项目组的成立,标志着华菱自主创新道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董事长刘汉如曾就华菱车桥项目说过,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对产业价值链的控制,偏安一隅的价值点的企业最终受制于人,在掌控产业发展的大势上,缺失话语权。而从长远来看,华菱汽车要发展, 必须延伸价值链,切入零部件是不二选择,做车桥正是对华菱发展战略最好的阐释。

作为车桥项目的领衔人物,车桥技术部部长鲁俊讲述华菱车桥发展的时候提到,华菱车桥自主研发前,负责物资采购的他真正体会到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那是在2008年年初大雪过后的井喷市场,客户迟迟不能提车,主要原因就是车桥还没有着落点。华菱自主研发车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购桥的质量问题多,这对华菱汽车品质的发展又是一个致命伤。华菱狠下心加快车桥研发步伐,从最初的车桥项目攻关小组到现在的福马车桥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华菱汽车的发展已成功摆脱受人掣肘之苦。

技术持续创新

2011年福马车桥共开发各类车桥新产品13个品种,共生产各类车桥61995根,其中前桥27273根,驱动桥34722根,有力保障了华菱汽车的生产。能满足市场的才是真正好的产品,华菱汽车市场技术两手抓。车桥技术部为配合公司产品战略,开发出全新轻量化HLD4/E4系列单级减速桥(460驱动桥),包括4.30、4.10、3.73三种速比,其中4.10速比已经批量生产,其余进入小批量试制生产阶段,460桥的开发,为华菱轻量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今年华菱的主推车型轻量化星凯马部分车型就配备了460桥。

对于领衔世界重卡技术的斯太尔和奔驰技术,车桥技术部去年也开发出新的驱动桥。目前,矿用梯形悬架系列HLF1/G1驱动桥(斯太尔驱动桥)已开发并批量投入生产;完成HLF2/G2系列驱动桥(奔驰驱动桥)的加宽轴承开发,并已经批量生产。针对市场反馈,为提高产品的承载性,车桥技术部开发出HLD系列盘式制动器前桥(5.5吨级前桥),并已完成道路试验。鲁俊告诉笔者,车桥技术部2011年共申报国家专利4项,授权29项,扎实稳定推进专利工作;成功申报7.5吨级转向前桥、HLFl/G1铸钢轮边减速驱动桥2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在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车桥技术部已实施PTC Intra Link数据管理项目,此项目在防止数据流失和提高企业产品设计规范化管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车桥技术部的工作重点是完成华菱矿用自卸车前、后桥的研发试验工作并批量生产,以及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TCPLM数据管理项目。再就是完成华菱9吨级系列前桥、斯太尔前桥系列的开发工作,并实现批量生产,以及完成盘式制动器前、后桥开发试验,推广100万公里免维护轮毂轴承。

严控质量关

车桥零部件质量是车桥质量控制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此,车桥质量部要对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进行系统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厂:入厂后对零部件进行抽检,并对其进行形位尺寸测量,确保零部件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质量部还会不定期将零部件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将及时汇报,填写不合格品台账,并依据质保协议对供应商做出质量处罚。

其次,车桥装配件严重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放行。这期间将会进行线检、空载试验台检验、油漆检验、出厂检验等,值得一提的是空载试验台检验,这是对成品桥整体性能进行测试的一道检验工序,包括异响、油温、噪声、差速等检测环节,有问题及时返工,绝不放行。杨选新提到,目前磨合台运转时间已增至3分钟,正反转共计6分钟,进—步加强车桥质量控制,提升车桥质量。除了对产品进行严格测试检验外,质量部还会定期对检验员进行培训及考核,通过提高质检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来增强车桥产品质量。再就是搜集质量信息反馈,迅速提供质量整改服务。杨选新说:“对于已出厂的车桥,实时跟进,将华菱总装及售后反馈的问题及时分析,拿出解决方案。”

据杨选新介绍,今年车桥质量管理将推行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的策划、设计与开发、制造过程设计、生产过程的确认、不合格品的分析与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诸多过程进行控制。ISO/TS16949是全球汽车行业内最新的、被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并实施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能减少多重审核认证,为华菱汽车的国际化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华菱车桥,已经成为提升华菱整车品质的新亮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