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首 页  | 行业动态 | 供求信息 | 相关产业 | 汽车电子 | 企业风采 | 国内车市 | 国际车市 | 专题报道
协会之窗 | 国际贸易 | 用车常识 | 维修改装 | 制动知识 | 制动论文 | 行业报告 | 会议展览 | 联系我们
菲亚特眼中的中印之“争”
作者: 林芸 来源: 上海汽车报 日期: 2008年08月17日

“上半年,菲亚特已完成今年在华5亿欧元采购目标的60%。对于今年4月在印度新设立的采购办事处,菲亚特也有信心完成3千万欧元的采购额,全球采购成本压力激增将不会使菲亚特的采购目标发生改变。”日前,记者走访菲亚特(中国)全球采购中心首席代表郑显聪时,他向记者雄心勃勃地表示。 

印度市场成长度不容忽视

据郑显聪介绍,菲亚特最初考虑在印度新德里开设采购办事处,是为了以相对廉价的零部件制造成本,来帮助菲亚特抵消部分全球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利润损失,从而获得更多竞争力的市场及更多利润。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印度塔塔之间开展合作。

对于记者提出设立印度采购办事处是否出于转嫁在华采购压力的疑惑,郑显聪表示,菲亚特于去年1月在上海设立采购办事处,目前有员工126名。基于其成功的运作,菲亚特于18个月后才在印度设立了采购办事处,其运作模式与上海一样,在集团的同一框架下运行。菲亚特充分意识到,在目前的采购浪潮中,只有从集团层面出发,整合公司的全球力量,平衡技术、成本和质量等诸多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购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菲亚特在印度办事处共有员工20人左右,预计年底将达50人。与在中国采购玻璃、铝轮、车窗、扬声器等产品不同的是,基于印度市场在一些金属部件上的成熟技术,印度办事处主要开展齿轮、轴承等金属件的采购业务,并已为菲亚特的农业与建筑设备子公司Case New Holland、商用车子公司依维柯和Fiat Powertrain Technologies公司采购零部件。

中印之“争”势将愈演愈烈

对于近阶段业界关于中印之“争”的焦点话题,郑显聪向记者表示,中国与印度市场并不存在实质上的互相竞争。他们都具备自身优势,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府鼓励本土企业出口,并对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提供众多优惠政策,这些都是跨国企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开展釆购业务的先决条件。从企业层面上来说,中国的本土企业能够放眼国际市场,在海外开设机构,并与当地企业合作,更好地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这种贴近客户的战略也增强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釆购业务的信心。

印度市场的优势体现在人才流失度较低。郑显聪介绍说,很多中国的优秀人才一旦出国接受培训,更多的会选择留在当地工作。而印度市场却截然相反,由于该市场的优秀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因此便会吸引这些出国“镀金”的人才回国效劳。

从两国发货的物流成本上看,菲亚特全球采购中心物流总监郭利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印度与中国相比,物流基础存在一定差距。拿欧洲来举例,虽然从距离上印度比中国到欧洲近一些,但从印度出货需到新加坡进行中转,考虑到两个市场规模的不同、实际物流路线的安排,综合物流的成本其实基本一致。而在夏季等业务繁忙季节,由于中国出口的量大于印度,成本优势上还略高于印度。

郑显聪最后表示,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汽车业界的最大两个新兴市场,应相辅相成,互相合作,将两个市场的最好产品形成一个互通网络。对于菲亚特来说,也会充分将两个市场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以此来达成集团所承诺的2010年在华采购12亿欧元及在印采购2.5亿欧元的目标。

\

菲亚特在华采购主要产品:
玻璃、铝轮、车窗、扬声器、发动机部件等

菲亚特在印采购主要产品:
连接杆、泵、活塞、阀门、齿轮、轴承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07017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