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首 页  | 行业动态 | 供求信息 | 相关产业 | 汽车电子 | 企业风采 | 国内车市 | 国际车市 | 专题报道
协会之窗 | 国际贸易 | 用车常识 | 维修改装 | 制动知识 | 制动论文 | 行业报告 | 会议展览 | 联系我们
汽车出口环境持续恶化
作者: 李伟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09年07月13日

7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报告指出:尽管有些国家曾在20国集团(G20)峰会和其他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论坛上做出过高姿态承诺,但许多国家正在不断推高贸易壁垒。据该组织统计,在过去3个月内,有24个国家和欧盟(EU)合计出台了83项限制贸易的措施,是同期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

汽车类出口产品受到严重影响

世贸组织在报告中预计,今年发达国家的出口可能下滑14%,特别是那些主要出口汽车和机械类产品的国家,比如德国预计出口下降近25%。“汽车产品在大多数国家的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产业链较长,对宏观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等影响较大。再者由于这些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因此进口国对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进口比较谨慎。”业内人士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救市”为名,直接补贴本国生产厂商以及以“反倾销”名义,对进口汽车类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手段的案例屡见不鲜,贸易保护势头明显。进口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以出口及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国企业造成了直接伤害,还使许多此类工厂聚集的地区大面积受灾。

2008年10月,欧盟对中国出口汽车紧固件实施反倾销诉讼,征收85%惩罚性关税,我国有96家汽车紧固件生产企业受到牵连。国内主要汽车紧固件加工基地宁波市镇海区大片工厂停工,工人下岗返乡。据了解,目前国内紧固件生产和贸易企业近万家,从业人员约250万。2008年各类紧固件企业营业总收入约为450亿元,其中出口金额约为33亿美元,对欧盟出口约占四分之一。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零部件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估计,这次欧盟反倾销导致我国上下游产业的失业人数超过50万。

相比汽车零部件产业,整车出口壁垒更高。进口国往往通过安全性能、技术参数、环保标准等方式,设置贸易壁垒。国内一家自主品牌客车企业海外销售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有些国家对本土汽车和进口汽车执行差异很大的标准,他们本土生产的品牌汽车的技术指标很低,甚至连ABS都没有,却要求我们的汽车达到极高标准。”

有些国家“必要”时还直接通过关税调整,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09年1月12日,旨在提高汽车进口关税的俄罗斯943号政府令生效,规定进口汽车要缴纳新的、更高的关税。华晨、比亚迪、长城、一汽等中国品牌汽车被迫大幅调高售价,涨价幅度均在15%~20%,价格优势被挤压。

6月18日,美国又做出中国轮胎损害美国轮胎行业的裁决,使中国轮胎出口美国遭到重大挫折。

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的抬头与金融危机对各国本土经济的冲击存在直接关系,就在该报告发布前一天,世贸组织发出了全球贸易大幅下降的警告。该组织称,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总额萎缩10%,比今年3月做出的“下滑9%”的预测提高一个百分点。世界各大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对2009年全球贸易的预测均为负增长。

我国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日前在一份报告中称,危机面前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其中不乏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自2008年11月以来,G20成员中有17个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也指出,自4月2日G20伦敦峰会以来,美国等9个国家已采取或正在考虑实施23项贸易限制措施,违反了他们在G20峰会上做出的承诺。

世贸组织指出,过去3个月贸易限制和扭曲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中受保护最重的产品包括奶制品、铁矿石、钢铁、汽车、化工产品、塑料和纺织品。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必然服务于这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这些政策不仅体现在关税、配额等具体贸易手段,还体现在这个国家在整个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角色和姿态上。这位专家引用“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来说明各国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会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减轻进口对本土经济的冲击。

不过,世贸组织的报告认为,贸易保护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冲破国际贸易规则的程度,“最严重的违规行为基本上得到遏制。”

出口环境考验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本土汽车企业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出口的步伐。“自主品牌汽车的根本肯定要在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毕竟有限,目前竞争态势已发展到相当严峻的程度。国外存在很多空白市场,部分海外市场的利润空间比国内还要大一些。”刘先生说。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累计出口汽车12.70万辆,同比下降60.91%;累计出口金额19.02亿美元,同比下降53.90%。CKD出口受挫更为严重,汽车零部件出口形势同样严峻。

在能源供应趋紧、汽车消费观念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纷纷产品下延,加大经济型汽车研发和制造力度;产业向成本更加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通过小型车代工、贴标生产等方式降低乘用车制造成本。通过合作生产、组装等方式降低商用车销售价格;依靠成熟技术、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市场发展,直接对中国汽车出口构成正面冲击,中国出口汽车产品以价格为主导的竞争优势正在渐渐缩小。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综合搜索

关 键 字:
(支持","或" "关键字进行检索)
搜索类型:
搜索范围: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07017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