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动知识 > 正文
玩转自排档
作者: 周应军 来源: 网友推荐 日期: 2004年06月24日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主图驾驶方便而选购自排档车,但是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仅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甚至对如何科学合理地驾驶自排档车的基本常识也不尽了解,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大材小用,要么就是因操作不当而加速自动变速器的损坏。在此,本刊应部分读者的要求对自动变速器作一个简要系统的介绍,希望对科学合理地玩转自排档有所裨益。

自动变速器分类

目前,轿车自动变速器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传统的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和手/自排一体变速器。

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通常具有3~6个固定的变速比,由电子控制系统根据驾驶者对油门的控制、车速及路况等多方面因素,实时地通过换档执行器自动变换档位以满足车辆平稳行驶的需要。目前,诸如广州本田的雅阁、上海通用的君威(2.5升以上)等车型均采用这种自动变速器。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具有的变速比数(即档位)越多,表明变速器的速比切换越连贯、技术及档次越高级。国内中高级轿车配置的自动变速器以4速自动变速器为主,进口高级轿车以5速或6速自动变速器为主,最近,德国奔驰公司还率先开发并采用了7速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通过一根长度固定的传送带(或链)传递变速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扭矩,由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力矩半径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速比变化也是连续(即无级)的。广州本田飞度1.3升自排档型便装备了CVT。理论上,虽然无级变速的CVT能够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自动调节至最适合的传动比,但受传送带(或链)传递力矩的限制,CVT并不适合特大功率汽车。例如,奥迪大排量Quattro(四轮驱动)车型基本不采用CVT。另外,由于CVT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软件控制锁定成几个固定的速比,所以汽车在应用CVT时常将其升级成手/自排一体变速器。

\

无级变速器CVT的核心部件:主、从动轴及传送带

手/自排一体变速器基于AT或CVT,其控制软件通过识别排档杆的加/减档指令,驱动换档执行器切换速比。由于手/自排一体变速器可随时满足自排档车主体验手排档汽车的驾驶动感和乐趣的需要,进而得到了市场的大力吹捧。例如,帕萨特2.8 V6、奥迪Tiptronic及北京现代索纳塔H-Matic等采用了基于AT的手/自排一体变速器;奥迪Multitronic、南京菲亚特Speedgear等装备了基于CVT的手/自排一体变速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手/自排一体变速器更多的是一种噱头,因为其控制软件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如果驾驶者输入的控制指令不合理的话,变速器并不会随即自动升/降档;另外,实际调查也表明:大部分车主在享受自动换档便利的同时,很少会画蛇添足地操纵手动换档模式。

\

宝马新5系轿车手自排一体的6档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工作模式

自动变速器常见的工作模式主要有:经济模式(Economy)、运动模式(Sport)和雪地模式(Snow)。

经济模式,又称标准模式或省油模式,是自动变速器的默认模式,其档位切换时刻依据车辆最省油的行驶需要。

运动模式,又称跑车模式,其档位切换时刻从车辆扭矩输出相对较大的角度出发,以满足驾驶者对澎湃动力输出的需要,但同时车辆的经济性和舒适性会有所降低。简单地说,运动模式是指“更加晚的换档”,即变速器升档对应的发动机转速较经济模式下相应的转速要高。例如,变速器某升档动作在经济模式下为2000rpm,那么在运动模式下就可能是2500rpm,进而确保了在变速器运动模式下,车辆具有更强劲的扭矩输出,即车辆加速性好。

雪地模式可以克服车辆在冰雪、泥泞或沙石等低附着力路面上起步打滑的现象。通常,在使用“雪地模式”后,车辆会自动以高档起步(如2档或3档,而不再是1档起步),以降低驱动轮的扭矩输出,减少打滑的可能;行驶过程中,车辆加速放缓,即便是急踩油门,车辆也不会突然加速,进而避免了因车轮高速旋转而造成车体滑移的危险。例如,上海通用赛欧的自动变速器便具有雪地模式。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中高级车装备了具有防滑功能(兼有雪地模式的作用)的牵引力控制系统TCS,所以自动变速器单独设立雪地模式的情况也已越来越少了。

\

自动变速器令驾驶更轻松、乘坐更惬意

排档杆的铭牌标记

自动变速器的排档杆主要有地排档(排档杆位于地板上)和怀排档(排档杆位于转向柱上)两种,其中以地排档更为常见。在排档杆下方的铭牌上有对应各种功能的标记或按钮,它们主要是:

P——停车档。如果长时间停车,P档是最佳的选择。

R——倒车档。

N——空档(又叫自然档),用于车辆在平坦路面上作短暂停留、行车熄火后重新启动及拖车等情况。

D——车辆行驶过程中最常用的前进档,向下兼容变速器所有的前进档,可根据油门开度、车速及负荷等变化自动切换档位。

4、3、2(或S)、1(或L)——也是前进档,其档位设置规律是:高档位向下兼容,低档位不能自动向上换档。例如,若选择4档,变速器可在1档和4档之间,根据油门开度和车速等条件自动选择合理档位,自动升/降档;若选择2档,就只能在1档和2档之间自动切换而不能升到二档以上;若选择1档,则变速器只能锁定在1档而不能自动切换档位。其中,S和L又被称作低速档。

脚踩踏板的图标——自动变速器的保护档,表明只有脚踩刹车踏板,才能将排档杆拉/推越过该档位。

雪花按钮——按下此键,即开通了自动变速器的雪地模式。

S按钮——按下此键,即开通了自动变速器的运动模式。

+/-或+M/S-——手动换档档位,表明此时可以通过前后推动/拨动排档杆实现手动升/降档操纵(驾驶者可以通过仪表板上显示的档位数字确认换档指令是否已执行/生效)。

\

玩转自排档

如欲充分发挥自动变速器的优越性,首先必须要抛弃“拨到D档一路开到底”的错误观念;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切换排档杆档位和适时而启特效模式;另外,平缓地踏踩/放松油门踏板也有助于减缓对自动变速器的损伤。

1.启动汽车只能在P档或N

若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小心地将变速杆移至N档,然后重新启动发动机。千万不可在任一前进档位或R档下启动发动机,否则汽车会突然前窜或后窜而导致危险和损坏传动系部件。

2.倒车谨慎油门力度

使用R档倒车时,由于自动档车不能像手排档车那样半踩离合器地慢速移动,所以倒车时更要特别注意对油门的控制和刹车的配合,力度稍有不甚,就极易出现倒车速度过快的危险。

3.车辆停稳后,方可切换R档、D档和P

R档与D档之间切换,必须在车辆完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同时,绝对不能在车轮仍在转动时挂入P档。

4.拖车只能用N

虽然,在P档和N档时,都已切断了发动机和车轮传动系之间的扭矩传输;但是,挂P档时机械锁销会将传动轴锁固在变速器壳上。所以,拖车时(非驱动轮悬空)只能用N档。若在P档状态下强行拖动车辆,将会造成自动变速器外壳的损坏,导致重大损失。另外,拖车时速度不要超过30 km/h,总行驶距离不能超过50 km,以免因缺油运转而导致变速器损坏。

5.停车不要用D

在途中停车时,部分车主在脚踩刹车时往往忽略及时将排档杆从D档驳回N档,这是极不科学的习惯。因为在D档时,自排档汽车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驶趋势,长时间踩住制动等于强行制止了这种趋势,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自动变速器停车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如果在平坦路面作短暂停留(如等待红绿灯或堵车),可将排档杆拨至N档、脚踩刹车;如果停留时间稍长,拉上手刹,右脚移离刹车踏板稍作休息;如果在上下坡停车时,最好不要用N档和手制动驻车,因为此时真正起刹车作用的只有手制动,所以最好使用P档加手刹(不要仅使用P档,以免使P档机械锁受力过大而损坏)。另外,如果是长时间停车,采用P档和手制动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最佳。

6.怠速开空调宜用P

怠速开空调最好用P档,不要用N档。因为N档与D档靠近,如果不慎误碰排档杆进入D档,就会使汽车突然前行而酿致祸患。

7.坡道行车,低速档有神功

1(L)档和2(S)档有发动机制动功能。在下长坡路时,可以预先选择2(S)档或1(L)档,以便合理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在上坡时,建议使用D档,此时车辆能自动选择理想的档位;但如果坡度较大,需将排档杆拨入输出扭矩较大的1(L)档和2(S)档。另外,在下长坡时,切不可因省油将变速器挂入N档,否则变速器可能会因润滑不良而烧坏。

7.档位切换有讲究

行驶中可以手动从低档向高挡切换,但从高档向低档切换时则需要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进行。例如:不能在60 km/h时换入2档,因为此时变速器至少在3档运行,要待车速降到40 km/h时才能手动换入2档;同理,换1档要在车速降至20 km/h以下方可进行。另外,当排档杆锁定在2(S)位或1(L)位低速档时,车速不能高于其相应的升档车速,否则发动机会强烈振动,进而使变速器油温急剧上升,甚至损伤变速器。

8.增强功能适时而用

如果自动变速器有运动模式,在需要感受加速快感时,可以按下此按钮;如果有雪地模式,为避免在冰雪、泥泞或沙石等低附着力路面上出现打滑,可以启动该功能。总之,这些增强功能都是因需而设的,在启动后车辆的油耗和舒适性都可能会有所降低,所以当不需要这些功能作用时,应及时关闭以使变速器恢复到默认的省油模式。

\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